2022中歐高等教育合作與交流平臺會議在線召開
2022-04-29 02:10 來源: 交通資訊一起看
原標題:2022中歐高等教育合作與交流平臺會議在線召開
4月26日,2022中歐高等教育合作與交流平臺會議在線召開。本次平臺會的主題是“高校在綠色轉型中的貢獻與挑戰”,雙方深入探討中國和歐盟高校在應對減排目標、實現綠色轉型方面的探索與實踐,引領和推進高校綠色創新,實現可持續發展。會議由中國教育部和歐盟委員會教文總司主辦,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承辦。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副秘書長傅博和歐盟委員會教文總司國際合作部亞洲政策官員阿準安·維爾(Adrian Veale)共同主持會議。
中國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一級巡視員、副司長方軍和歐盟委員會教文總司國際合作部部長菲利普·德普勒(Filip Van Depoele)致辭。方軍副司長表示,中歐雙方都高度重視綠色轉型,本次會議主題很好回應了中歐雙方現階段共同的戰略關切。希望高校在實現綠色轉型的過程中,進一步互學互鑒,加強合作,充分利用其高水平人才培養和科研優勢,更好地為社會經濟綠色發展服務。菲利普·德普勒部長表示,歐盟計劃2025年建成“歐洲教育區”,鼓勵大學為年輕人和終身學習者提供綠色技能培訓,并通過技術和社會創新尋求綠色解決方案。新出版的歐洲大學戰略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措施促進綠色發展,支持高等教育建立跨國伙伴關系。歐盟將繼續通過伊拉斯莫斯世界計劃促進綠色發展,優先選擇環境可持續發展項目。
中國生態環境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減污降碳協同研究部主任李麗平和歐盟委員會氣候行動司首席顧問雅各布·沃克斯曼(Jacob Werksman)分別介紹了中國和歐盟綠色轉型的內涵與政策。中國教育部科學技術與信息化司司長雷朝滋、歐盟委員會教文總司國際合作部部長菲利普·德普勒(Filip Van Depoele)、東南大學副校長鐘文琪和歐洲大學協會高等教育主任邁克爾·蓋貝爾(Michael Gaebel)分別就“高校在推動綠色轉型中的角色”議題做主旨發言。雷朝滋司長提到,教育部組織實施《高等學校碳中和科技創新行動》,并制定了《加強碳達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養體系建設的工作方案》,加快優化高?!半p碳”領域科技創新體系化布局,對“雙碳”人才培養進行全局性、系統性部署,著力打造一批高水平科研攻關平臺和產教融合創新平臺,引導高校把發展科技第一生產力、培養人才第一資源、增強創新第一動力更好地結合起來,為“雙碳”工作提供有力支撐。
在專題研討一“綠色人才培養”上,來自西班牙巴斯克大學、中山大學、華北電力大學以及伊拉斯莫斯計劃聯合培養碩士項目學生代表結合海洋能源和工程學科特點,就綠色人才培養戰略、綠色人才核心能力及跨學科研究等議題交流意見,分享實踐。
專題研討二聚焦“科技在綠色教學中的應用”,著重探討了可持續發展思維在日常教學中的應用,來自四川大學、東南大學、意大利遠程大學電子校園能力建設項目和伊拉斯莫斯世界計劃環境科學、政策與管理項目的專家學者參與討論。專題研討三“高校綠色發展戰略”邀請中歐專家從綠色行政管理、服務社區綠色發展、動員師生參與大學可持續轉型過程等方面分享經驗,包括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赫爾辛基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在內的代表參與了本環節討論。專題討論由北京師范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院副教授黃宇和歐盟委員會教文總司國際合作部亞洲政策官員阿準安·維爾(Adrian Veale)共同主持。
會議倡議成立中國-歐盟高校綠色可持續發展合作聯盟,推動中歐高校綠色轉型合作。來自中國和歐盟國家的500余名代表參會。
(文章來源:中國駐歐盟使團)
編輯:巧克力
- THE END -
(轉載請注明微信公眾號“向東向西eastwest88”。)